<
在2016年上半年,東南亞電廠可再生能源項目的發展已不再具有前所未有的強勁勢頭。到目前為止,還沒有在該地區引入新一輪關稅(FiT)補貼,市場機制正在逐步形成。太陽能光伏項目將在短期內緩慢發展,但隨著即將到來的新項目帶來的經濟增長,市場機制開始發揮作用。因此,電力市場仍將呈現出積極的趨勢。
泰國已經開展了“社區太陽能”招標和反向拍賣的第一階段,并已開始規劃招標的第二階段。與此同時,泰國的太陽能政策也鼓勵“自我滿足”,這是離網屋頂太陽能系統。過去,泰國已經討論了一輪新一輪的小規模風能逆向拍賣(<10MW),但這種可能性似乎很小。
2016年5月,菲律賓國家可再生能源委員會(國家可再生能源委員會)提議實行第三輪價格補貼,能源部(能源部)也公布了可再生能源組合標準(可再生能源組合標準,作為RPS)草案。然而,他們擔心政府補貼會將額外成本轉移給消費者。因此,菲律賓第三輪電價補貼可能無法實施,除非價格可以達到非常低的水平,不會給消費者帶來額外的負擔。
2016年5月,馬來西亞開展了該國第一座發電廠光伏項目。 2016年3月,越南首次修訂了國家第七個電力發展規劃,明確了太陽能發展的目標。印度尼西亞的可再生能源資源仍然注重地熱項目,預計在2016-2018年投標期間將擴大到1625兆瓦。
上半年,東南亞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只籌集了3億美元,預計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數量下降。但東南亞仍然具有長期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潛力。在2016 - 2019年,東南地區的裝機容量預計將達到15.4GW,其中66%將是太陽能和風力發電。